第四百二十四章 遥想公瑾当年
十岁的事。 诸葛亮先赶往寿春,然后在吕蒙的陪同下,从寿春前往建邺。 一路上诸葛亮也是用心观察,见那些百万魏国难民,正在吴国的安排下,井井有条的向南迁徙。 吴国在迁徙沿线搭建了大量的临时宿营地和粥场,以接济和安置这些难民。 吴国的军队也都派驻在了迁徙沿线的各处交通要害,行使疏导和守护的职责。 诸葛亮到了建邺之后,直接去了设在城中的周瑜的灵堂,诸葛亮在头上系上了白色的孝带,披上了麻衣,给周瑜上了三炷香。 他先是将吕布写给周瑜的诗句念诵一边,然后将吕布的亲笔信焚烧给了周瑜。 接着他又念诵了一篇自己写给周瑜的祭文, “呜呼公瑾,不幸夭亡!修短故天,人岂不伤? 我心实痛,酹酒一觞;君其有灵,享我蒸尝!。。。。。。” “呜呼公瑾!生死永别!朴守其贞,冥冥灭灭, 魂如有灵,以鉴我心:从此天下,更无知音! 呜呼痛哉!伏惟尚飨。”中间省略几百字 在场的东吴群臣无不潸然泪下,没想到,做为一生对手的吕布、诸葛亮君臣竟然对周瑜推崇至此,对于周瑜的离世竟然如此充满深情的怀念。 吕蒙一边陪着掉眼泪,一边劝阻诸葛亮不要太过悲伤。 祭奠过后,孙权在东吴王宫大殿召见了也算是出使吴国的诸葛亮。 建邺是吴国建国之后,才开始修建的新城,所以东吴的王宫也都是新修的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