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2章 陆游赴西域
书迷正在阅读:剑圣崛起、回到明末当霸王、【※旧书-重新制作考虑中】《UnderTaleAU》Bad Time Trio VS Reader-、终极boss、揉批时被下属撞见、[综漫/总攻]拥有系统后我成为了海王、【※旧书-重新制作考虑中】《UnderTaleAU》Bad Time Trio VS Reader-、战王枭宠:医妃药逆天、【※旧书-重新制作考虑中】《UnderTaleAU》Bad Time Trio VS Reader-、【※旧书-重新制作考虑中】《UnderTaleAU》Bad Time Trio VS Reader-
赵桓这一次视察黄河,基本上给大宋的治河方略定了调子。 在河道走向问题上,毫不犹豫选择了北流。 首先黄河北流地势相对更低,水往低处流,只要建立好束水堤坝,就可以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安稳。 而且北流牵涉的人口更少,移民也方便。 至于东流,三次回河都失败了,就不用提了。 只是在事实上,北宋之后,相当长的时间,黄河都是南下夺淮,从淮河入海……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个结果,还是大宋朝的锅。 为了迟滞金军,杜充充分学习了运输大队长的经验,掘开了黄河,凑巧的是掘开之后,同样没淹到几个敌人,反而是自己的老百姓受罪。 所以在历史上,靖康之变以后,黄河就开始南下夺淮。 等金国占据北方之后,已经没法收拾了,就只能勤勤恳恳给北宋擦屁股,讽刺的是赵构跑到了临安,建立了南宋,甩开了包袱,可以苟且偷安了。 一条黄河,把金国折腾够呛,又让蒙古人杀进来了。 等蒙古人接手之后,同样是个烂摊子,他们继续治理黄河,在金国身上发生的故事,又重复发生在了蒙古人身上。 最后的结果就是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,把元朝也给灭了。 能干掉两个仇敌,北宋的cao作也是没谁了。 事实上黄河的祸患到了明朝依旧在延续着,时不时就来个决口什么的。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,淮河小,黄河大,南下夺淮的后果就是不断决口,泛滥。